塞罕坝林场开展以樟子松病害为主的航空防治作业。 林树国 摄
六月的塞罕坝林场大唤起分场,绿意如潮,白桦树笔直挺拔,落叶松新叶嫩绿,云杉层层叠翠,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,林间鸟鸣啁啾。这片曾经的荒漠,如今已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。然而,在这片绿色海洋的背后,塞罕坝人砥砺奋进吹响了“二次创业”的号角,开启了绿色发展的新征程。
塞罕坝机械林场大唤起分场的干部职工正在进行混交林造林作业。
清晨时分的造林现场,干部职工团结协作、干劲十足,挥镐刨穴、植苗、扶正、培土、覆膜,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栽植,处处都有大家忙碌的身影,或两人一组、或几人合力,各司其职、干劲十足,栽下了一株株树苗。
喷洒药剂防治病虫害,筑牢生态绿色屏障。
随着林地面积不断扩大,林场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。越来越多有志青年来到这里,守护这片来之不易的林海。为了更好地保护、培育和利用森林资源,此次造林采用近自然异龄复层林造林模式,选取不同树龄以及针叶、阔叶不同树种,进行混交种植,这种近自然的种植方式可以推动塞罕坝林场向针针、针阔、阔阔混交林转变,通过科学规划针阔混交比例,精心培育多树种、多色彩、多层次的异龄复层混交林,让森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、更加健康。截至目前,塞罕坝累计新增混交林面积4.6万亩,全场混交林面积由24.7万亩提高到29.3万亩,占比提高4个百分点、达25.4%,提前完成“二次创业”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中的2026年混交林阶段任务目标。
工作人员通过森林草原防火预警监测系统,监测着森林防火情况。
同时,塞罕坝依托智慧化林业平台,构建更加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,进一步提升森林火灾、病虫害等灾害的防控能力。能增加降雨量的神奇“大喇叭”、数字孪生的“云上森林”、防火“智慧大脑”、“行走的地图”、以绿色为标的林业碳汇交易……塞罕坝机械林场高科技手段不断上新。
大唤起分场的工作人员正对树木进行监测、测量工作。
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,塞罕坝机械林场建立的“天空地”一体化森林草原防火预警监测体系,已实现了卫星、直升机、无人机、探火雷达、视频监控、高山瞭望、地面巡护有机结合,形成了人员、车辆、装备、物资、设施管理“一张图”,林火监测覆盖率达100%。
工作人员正在管护蓝靛果幼苗。 杨月元 摄
为壮大林场产业项目,大唤起分场一直在摸索中前行,试种蓝靛果、引育西伯利亚红松、仿野生栽植培育了赤芍……今年,扦插蓝靛果6.9万株,经过科学精细管理,扦插成活率达到75%,苗木长势良好,明年可实验性栽植推广,为林下经济注入新活力。
大唤起分场的工作人员正在育苗基地内清点树苗。
智慧育林,不仅是对过去的传承与升华,更是对未来的探索与展望。塞罕坝将继续以科技驱动绿色发展,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列,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足球直播360,足球现场直播智慧和力量。
来源 | 承德发布
编辑 | 高兴野
审核丨宣教中心
用微信“扫一扫”,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,
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