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球直播360,足球现场直播

迅速切换“战场” 筑起健康防线——兴隆县六道河中心卫生院救援纪实
2025-08-05???11时33分 浏览次数:

本网记者 李莹

7月28日凌晨,兴隆县六道河镇,大雨倾盆而下,洪水顺着街道疯狂上涨,水流越来越湍急。

“快,把住院病人全转移到二楼!”六道河中心卫生院里,正在值班的周智慧书记立即组织全体值班人员转移安置病人,冒雨进行全院巡查。他们一边安抚受惊的患者,一边在楼道、药房等隐患处拉起警戒线。凌晨4点,“啪”的一声,全院突然断电,水龙头断流,手机信号彻底消失,与外界联系十分困难。

此时,院长刚凤永正往医院赶。沿途的山路早已面目全非,到处是泥石流、滑坡,两处严重塌方让本就狭窄的山路仅剩半幅,一侧是随时可能滚落的山石,一侧是被洪水冲塌的路基,底下就是奔腾的浊浪。空无一人的山路上,他攥紧方向盘,盯着仅容一车通过的险路缓缓前行。

洪水冲毁了入村主干道,辖区20个村彻底失联,村医联系不上,身处大山的百姓情况不明,成了悬在所有人心头的巨石。天亮时,卫生院全体职工已全员到岗,应急医疗救援队迅速组建,向着受灾村落出发。

29日,洪水渐退,但洪水后淤泥、垃圾遍布村落,极易滋生细菌和病毒,造成传染病的流行,随着各方救援力量的不断增多,卫生院迅速切换“战场”,从应急救援转向灾后防疫与医疗救助。在县卫健局协调下,联合其他乡镇卫生院和县疾控中心迅速组成11个医疗救援与消杀小组,深入到受灾最严重的11个村,医护人员分片入户,为行动不便的老人、慢性病患者提供上门问询服务,对伤员、老弱病残孕等重点人群展开医疗救援与转运,对受灾的群众进行“洪涝灾后防疫十要十不要”的健康宣传,并发放宣传单。同时,分片对房屋院落、公共厕所、垃圾堆放点及饮用水源进行全面消杀。

防疫消杀与医疗救援转运的道路充满艰辛。队员们每天要背着近25公斤重的消毒喷雾剂、医疗救援箱和药品,在遍布落石、泥泞不堪的路上徒步前行,时常还需要跋山涉水、附壁攀岩。他们每天至少徒步七八个小时,在受灾尤为严重的村落,消杀救援工作更是难上加难。一天下来,大家早已疲惫不堪,手脚都磨出了水疱,晚上回来简单消毒处理后,第二天依旧义无反顾地再次出发。

针对灾后可能出现的肠道传染病、皮肤感染、外伤等病症,卫生院开通了绿色通道,24小时接诊,从灾区转运来的伤员被陆续送医。同时,卫生院将住院病房设置成临时安置病房,接收病情稍重的病人,其中有两名患者需要每日进行4次腹膜透析,卫生院立刻腾出独立病房,配齐紫外线消毒设备,让患者在这里也能按时治疗。

“感冒药、消炎药、降压药……这些都得备足!”灾情发生后,卫生院还兼顾帮扶工作,了解到受灾群众的用药需求,刚凤永连夜驱车赶往县城购药。多方奔走协调后,1100份各类药品和消毒物资终于凑齐,第一时间送到救灾指挥部分发。医护人员在入户时,发现村民家中房屋进水、药品被淹,他们当场登记需求,第二天把新配的降压药、降糖药送到家门口。截至目前,仅这样的“上门送药”就达近百盒。

救灾这些天,刚凤永的手机就没离过手,不是在接电话,就是在山坡上举着手机找信号打电话:“车辆安排好了吗?”“消杀队到哪个村了?”“转运病人的救护车快到了吗?”统筹调度、物资协调、突发事件应对……他像上了发条的陀螺,连轴转在各个“战场”。

如今,六道河中心卫生院的白衣身影仍穿梭在灾后的村落与安置点。健康巡查、传染病监测、防疫宣讲……他们用专业与坚守,在洪灾过后为百姓筑起一道坚实的“健康防线”。

分享到微信X

用微信“扫一扫”,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,
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。